• 教学环境优越,拥有大型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等配套设施
  • 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,开设了多种法语必修课程
  •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,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讲师

400-666-4820

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 - 学校简介

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作为中法合作的工程教育实验区,以法国精英教育模式为基础,开设智能建筑等5大专业,实施三年制硕士培养,通过双语教学、小班授课、企业三段式实习(累计10个月)及海外交流机会,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国际工程领军人才,2017年获法国CTI最高等级认证,与48家企业共建俱乐部强化实践能力。

学院定位与核心理念

作为天津大学与法国尼斯综合理工深度合作的产物,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自成立以来便承载着特殊使命——构建开放式、国际化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,为国家创新发展和"一带一路"战略输送具备全球视野的工程领军人才。这一定位源于对法国精英工程教育模式的深入研究:法国工程师培养以"实践导向、跨学科融合、企业深度参与"为核心,其毕业生在全球工程领域的竞争力有目共睹。学院将这一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,探索出一条兼具国际标准与本土特色的工程师培养路径。

特色专业与培养层次

学院目前开设智能建筑、电子与通信工程、计算机技术、智能医学工程、智慧水工程五大专业,全部面向全国招收保研生与考研生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里采用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,学制三年,既区别于传统学术型硕士,又强化了工程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。

以智能建筑专业为例,课程设置不仅涵盖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绿色建筑技术等核心内容,更融入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建筑系统问题的复合型人才;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则聚焦5G通信、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,通过与华为、中兴等企业的深度合作,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。

多维教学体系与师资配置

学院教学体系的独特性体现在"三维融合"——理论教学、实践训练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。课程设置包含讲解课、辅导课、实验课、口试课四大类型,既知识传授的系统性,又通过口试环节强化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。语言文化课、专业课、人文经管课的交叉设置,则着力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。

师资团队由三部分构成:天津大学各学科骨干教授、法国合作院校教师、行业头部企业高管或技术专家。值得强调的是,80%的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授课,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训练,更是为学生未来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奠定基础。小班授课模式(通常不超过30人)则确保了师生间的深度互动,据往届学生反馈,这种模式下教师能更精准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,针对性解决问题。

企业实践与成长路径

"工程人才的价值最终要在实践中检验",这一理念贯穿学院整个培养过程。学院专门设立企业俱乐部,目前已有西门子、施耐德、腾讯、富士康、华为等48家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加入。学生的实践成长分为三个关键阶段:

  • 阶段为"蓝领实习"(1个月):学生深入企业一线,参与基础生产或运维工作,直观了解工程全流程,培养对行业的基础认知;
  • 第二阶段为"助理工程师实习"(3个月):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具体项目,负责技术文档整理、数据采集分析等辅助性工作,逐步接触工程实践核心;
  • 第三阶段为"工程师实习"(6个月以上):独立承担项目子模块设计或实施任务,全程参与从需求分析到验收交付的完整流程,真正实现从"学习者"到"工程实践者"的身份转变。

这三个阶段累计时长超过10个月,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已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。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更有机会在实习期间参与企业核心项目研发,相关成果甚至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。

国际认证与培养成果

2017年,学院顺利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(CTI)最高等级的六年期专业认证,这意味着其培养标准已达到国际工程教育水平。毕业生在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,将同时获得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、专业硕士学位证书,以及CTI认证的法国工程师文凭——这一"双证"优势使其在国际工程领域具备显著竞争力。

为持续提升培养质量,学院与企业俱乐部成员建立了动态的课程调整机制。目前,四分之一的专业课程由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设计和讲授,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案例被大量引入课堂。这种"需求反哺教学"的模式,确保了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。

未来发展与人才愿景

站在新的起点,学院明确了三大发展方向:深化中法教育模式融合,探索更具创新性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;拓展企业合作广度与深度,构建覆盖更多新兴产业的实践网络;加强国际交流,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海外游学、实习机会。

正如学院始终坚持的培养目标——这里不仅要培养技术过硬的工程师,更要塑造具备全球视野、跨文化沟通能力、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工程领军人才。从智能建筑到智慧水工程,从电子通信到智能医学,每一个专业都在书写着工程教育的创新篇章,每一位学生都在这条国际化的成长之路上,向着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、促进世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稳步迈进。

学校环境
校区导航
0.044012s